数字年代的隐私与尊重

预计阅读时间: 875字, 5-6分钟 字体:稍后阅读 1,089次查阅

最近网络上再次掀起隐私争议,这不是社交年代吗?人人所谓的自由世界,隐私还有谈论的价值吗?其实隐私问题在东南亚一代根本不会构成问题。大家反倒是乐意"享受着分享转发"。

社交平台Instagram在还没有被脸书收购前是没有隐私问题,用户一直都相安无事。反而脸书收购后却强行修改隐私政策,据说修改后,有关当局拥有使用用户的照片在第三方的权利,这就引起了众多用户的不满,最终被迫取消该权利。
其实许多用户以为在隐私设置私人权限就是安全了。一直以来Instagram都把用户信息开放给开发者使用,会修改隐私政策也许就是别人(开发者)可以用,自己却不能用的心理不平衡心态吧。并不是所有的社交平台都会把信息开放给开发者,只是这两家比较例外。或许用户也享受着这种间接的诈骗方式。

20121229-152151.jpg

再说脸书的创办人的姐姐,也是脸书的前营销总监,现已离职自行创业。最近也因为在脸书发布的照片被转发到推特而引起冷嘲热讽。据说,都是新闻说的。兰迪因不满照片转发在网络上留了一句话:

“不知道你从哪弄到了这张相片。我只把它贴给了脸书上的朋友,转发到推特上不合适。”

其实许多脸书用户每天都再重复转发着分享,也不见有什么问题,这还是脸书的宗旨呢。过后该脸书朋友道歉并删除了在推特的转发照片。兰迪也回复留言说到:

“数字化的礼节:公开朋友的照片前总要征询他人的同意。这与隐私设置无关,而是关乎做人的品格(human decency)。”

说真的,兰迪发布的照片是自己上传给朋友看,那转发者是不是真的是她的朋友?还是只是现代人所谓的"精神好友"?如果真的是其朋友,兰迪怎么会结交人品有异的朋友?而且脸书一直都是利用脸书用户的隐私诈取曝光,难道这也不无关做人的品格?当然兰迪的留言并未得到他人的认同。
甚至有用户在推特回复兰迪,“这就是和隐私设置有关。转发者根本不该看到这张照片。你老弟的网站一直这样对待我们!”

还有用户讽刺说到脸书社交平台则是一家“靠收集个人信息出售广告的公司。其最初的隐私声明只有一句话,而现在则要比美国宪法还要长”。

隐私设置到底和人品有没有关联?但隐私问题的诟病却一直和脸书有关,包括脸书收购后的Instagram。又不是只有一家社交平台有隐私政策?!

其实绝大部分的社交用户根本不介意这些隐私转发问题,如果能让自己曝光成名反倒是好事,不然每天对着相机把自己拍了发布来干嘛?又不是真实的自己,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欲望。所谓的隐私,见鬼去吧!

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?为什么不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并帮助其他人呢?
推特 (在新窗口中打开) 脸书 (在新窗口中打开)
发表于文章分类 互联网 此页面最后修改于
返回所有互联网文章

您的反馈对我们很重要 - 请在下方发表评论。

通过创建帐户,您同意本站列明的服务条款和网站政策.

评论政策